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三章|那个不存在的人(江彦森的视角)  (第2/4页)
>    我听过大人说:「孩子不应该记得太多。」    他们希望我们遗忘,尤其是那些「非正常情境下的观察资料」。    那年我八岁。    我记得每一次的灯光变化,每一次老师走路的声音,每一次午餐盒的味道。    但我不记得自己是怎麽来到那里的。    只记得有人告诉我:「你要学会像镜子一样活着。」    镜子,不会有名字。    镜子,只能映出别人。    但我不是镜子,我只是想成为「有人记得的人」。    我第一次写信的时候,是因为梦见自己站在讲台上,对着空荡荡的教室喊:    「我也有名字!」    但没有人抬头。椅子是空的,连镜子里都没有我。    我醒来时手发抖,就这样开始写信。写第一封的时候,我想了很久,决定不署名。    不是因为我不想被记得,而是我想看看,你还记不记得我是谁。    你叫过五十八个名字,却从来没有叫过我。    你坐在观察室後,笔记上记录着所有人的情绪与反应,可是我的纸张始终是空的。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